水性&油性成本及施工效率有哪些不同?
一、水性&油性成本比较
1、 用量比较
|
喷涂用量 |
喷涂固含 |
有效固含 |
有效利用率 |
|
透明底 |
油性 |
160-180g/㎡ |
12-18% |
4-9.5g/㎡ |
20-30% |
水性 |
120-130g/㎡ |
25-30% |
10-16g/㎡ |
35-40% |
|
透明面 |
油性 |
150-160g/㎡ |
12-18% |
3.5-8.5g/㎡ |
20-30% |
水性 |
120-130g/㎡ |
25-30% |
10-16g/㎡ |
35-40% |
|
实色底 |
油性 |
200-220g/㎡ |
25-30% |
15-25g/㎡ |
30-40% |
水性 |
130-150g/㎡ |
45-50% |
29-41g/㎡ |
50-55% |
|
实色面 |
油性 |
160-180g/㎡ |
15-20% |
7-12g/㎡ |
30-35% |
水性 |
130-150g/㎡ |
35-40% |
15.5-24g/㎡ |
35-40% |
|
备注: 1.喷涂用量 是以一平方米的底材喷涂所使用的油漆量为参考依据; 2.喷涂固含 指稀释后油漆的固含量; 3.有效利用率 指落在底材上的油漆量占喷涂总量的比例; 4.有效固含 指漆膜完全干了所留在底材上的重量; 5.表格中的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,具体以现场喷涂为准。 |
从表格中看出:
1.单位面积的底材,水性漆比油性漆大约节省20%的油漆使用量;
2.水性漆的有效利用率比油性的高10-15%,这是因为水性漆喷涂时的反弹漆和飞溅漆少于油性漆;
3水性漆的喷涂固含比油性高10-20%,与油性相比可以减少工艺流程(从有效固含可以看出水性明显高于油性,适当减少施工道数水性漆的漆膜丰满度与油性比不降低)。
2、综合成本比较
从单价看水性漆的成本高于油漆,但是综合考量水性漆的成本不一定比油性漆高,根据我司长期对客户的跟踪调查统计,水性单组份与油性硝基漆的使用成本基本持平,水性双组份是油性PU的1.7-2倍。
对比项 |
单组份水性&油性NC漆 |
双组份水性&油性PU漆 |
综合成本 |
基本持平 |
水性是油性的1.7-2倍 |
二、水性&油性施工效率比较
|
透明底 |
透明面 |
实色底 |
实色面 |
水性单组份&油性NC漆 |
||||
油性NC漆 |
1小时打磨 |
6-8小时包装 |
1小时打磨 |
6-8小时包装 |
三青水性单组份漆 |
1-2小时打磨 |
12小时包装 |
1-2小时打磨 |
12小时包装 |
水性双组份&油性PU漆 |
||||
油性PU漆 |
4小时打磨 |
24小时包装 |
4小时打磨 |
24小时包装 |
三青水性双组份漆 |
4小时打磨 |
48小时包装 |
4小时打磨 |
48小时包装 |
注:1.以上数据以温度25℃、湿度75%,喷涂一个半十字交叉为参考依据。
三、水性&油性品质和性能比较
1、水性单组份与油性NC漆比较
水性和油性因微观结构的不同导致两者的性能相差较大。水性漆的微观结构是乳胶粒子,随着水的挥发粒子之间相互靠近、粒子变形、粒子合并、分子链缠绕成膜,成膜过程不可逆。而溶剂型NC漆的微观结构是分子链,随着溶剂的挥发分子链缠绕直接成膜,成膜过程可逆。
性能对比见下表
|
水性漆 |
油性NC漆 |
环保性 |
环保 |
不环保(含有机溶剂 |
稀释剂 |
清水 |
有机溶剂 |
储存稳定性 |
性能稳定,不易干缩 |
易干缩 |
附着力 |
极佳 |
一般 |
丰满度 |
好 |
差 |
硬度 |
基本一样 |
|
手感 |
好 |
一般 |
耐黄变 |
不黄变 |
差 |
耐水 |
彻底干燥后完全耐水 |
较好 |
耐醇 |
24小时无变化 |
发白 |
耐酸 |
2小时无变化 |
严重发白 |
2、水性双组份与油性PU比较
|
水性漆 |
油性PU漆 |
环保性 |
环保 |
不环保(含有机溶剂 |
稀释剂 |
清水 |
有机溶剂 |
储存稳定性 |
性能稳定,不易干缩 |
易干缩 |
附着力 |
极佳 |
好 |
丰满度 |
好 |
好 |
硬度 |
整体没有油性好 |
高 |
手感 |
好 |
好 |
耐黄变 |
不黄变 |
一般 |